陈晓星:台湾选举是啥滋味?

2013年12月27日10:37  海外网

  又快到台湾的选举年。尽管距离2014年底的台湾地区“7合1”地方选举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,但是因为这次选举直接关系到2016年台湾地区“执政权”谁属,所以引起大家特别关注,选前戏码也已经开始上演。

  一人一票,选自己的镇长、市长,甚至最高领导人,这听起来似乎很美好,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。不过,真相往往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,真要一票在手,该投给谁?每到这个时候,候选人的嘴上各个都像抹了蜜似的,一个比一个勤政爱民,实在难做选择。干脆图个实惠,把票投给送自己红包的人,可那样又明摆着把一个贪官送上了位。这一票该如何投?实在令人棘手。

  笔者有几位台湾朋友,20多年前台湾争民主争自由的时候都是一腔热血。但是如今选票到手,却弃票不投了,因为“烂橘子和烂苹果没法选”。一位曾坐过政治监牢的朋友在2012年“大选”投票之时,却在北京吃斋念佛。我问:“你不回去投票?”他反问:“投票有用吗?”再问:“这可是你用牢狱之灾换来的。”他长叹一声:“我想要的不是这样的选举。”

  原来,有各种各样的选举,选举的滋味也是五味杂陈。

  眼下,有关选举的消息在台湾已经铺天盖地,几乎垄断了媒体头条。谁要选谁不选,谁和谁较劲,谁又放出什么话,这些都是“选举剧”的序幕。接下来就是各种爆料,黄的黑的红的,是是非非,真假难辨。然后是各路人马出动,满大街地握手,菜场、夜市、公园、寺庙,到处是前呼后拥的“握手团队”。最后就到选举前的高潮了,下跪、打枪、抛出假录音带。这个时候不怕你假,就怕你假得不够惊人。等到对方提告法院判决后,对不起,人家已经选上两年了,至于责任,找个人顶一下就过去了。

  这到底是选贤选能,还是心黑手狠的比赛?而且,这样的赛事可以说常年不断。在台湾,年年都是选举年,选举经费也水涨船高,年年加码。要知道,插面旗子、登个广告、办场演讲,那都是明码标价的。因此,选举的标的也都是有价的。有人曾说过:“对于选举来说最重要的是金钱,第二重要的我还不知道……”虽说有“政治献金法”,但把政治和献金联系到一起,嘿嘿,那剧情就更复杂了。

  选举并不是坏事,但个中滋味却不太好。这好像无关制度,却与每人心中的“那只老虎”有关。

  (陈晓星,人民日报高级编辑,海外网专栏作者)

 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,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(www.haiwainet.cn)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(编辑:SN090)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京报:陈光标“堆钱”跟经济普查没半点关系
  • 环球时报:5条铁路开通,“情怀党”懒得动下眼皮
  • 北京晨报:政府官网岂能附庸低俗
  • 新京报:高速免费别总是让民众纠结
  • 齐鲁晚报:权威缺席,转基因之争“一地鸡毛”